introduction
经常会听到有些妈妈说:“我才生第一胎,生完不用修复盆底肌,等我生完二胎,再一起修复呗。”但有些孕妇,生完一胎后时常不舒服,以为月子没坐好,当怀上二胎时,可能会产生子宫脱垂的问题。所以你要了解你的盆底肌,不要让这种悲伤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。
盆底筋膜损伤不可逆
我们都对盆底肌有过认识了,但筋膜又是什么呢?盆底肌上不仅仅是肌肉,还有很多筋膜和韧带这些结缔组织。筋膜和韧带对于盆底肌的支撑作用非常关键。
有些女性不清楚自己身体的状况,生完孩子之后急于减肥,刚出月子就做强度大的运动,又跑又跳,一段时间后出现尿失禁。
由于怀孕和分娩,盆底肌必然出现松弛,但子宫等脏器不会一下子脱垂下来,因为有筋膜韧带还在撑着。但如果不及时恢复盆底肌的强健,筋膜迟早也会支撑不住,断裂后,像拉断的橡皮筋,无法再恢复。筋膜损伤后出现的脱垂,通常比较难通过非手术方式去治疗。
一胎后不修复,二胎时损伤更大
非常多的二胎妈妈都会说:“我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,都没像现在出现那么多问题。”还有一个重要原因,怀孕对于盆底肌的慢性损伤,在二胎时就x2了。特别是一胎产后出现盆底肌功能性障碍的,如果不及时康复,在二胎孕中,症状容易加重。
盆底肌是有记忆的
由于身体的记忆功能,记住我们某个阶段的状态,不轻易改变。盆底肌也一样,孕期子宫发育带来的压力,使得盆底肌逐渐松弛,在分娩后,不会立即恢复原状。
此时要抓紧做康复训练,别让盆底肌“记住”松弛的状态,定型之后,恢复难度增大了。
生完做好盆底肌康复,二胎后恢复起来更快
生完做了盆底肌康复的女性,比没做康复的女性,二胎后出现脱垂的比例低。盆底肌恢复得越好,盆底肌功能性障碍发生风险越低。
如果女性在产后积极锻炼盆底肌,坚持维持良好盆底状态,第二次产后,也能较快找到对盆底肌的本体感觉,更容易唤醒肌肉神经。当你了解盆底的各种功能之后,就会意识到关注盆底健康是多么重要。
1.控尿控便
要说盆底肌的哪项功能最影响生活质量,非控尿控便莫属。健康的盆底肌默默行使着“括约”功能,保证生活中各种情形下尿液、粪便不会在不自主的情况下流出。然而盆底肌一旦松弛虚弱,控尿控便就变得困难。特别是大笑、咳嗽、打喷嚏等腹压增加的时候,尿液不自主的流出,有时还伴有尿频尿急。
2.支持盆腔器官
盆腔器官,特别是子宫,喜欢“钻空子”。盆底肌健康的时候,支撑功能正常,膀胱、子宫、直肠等盆腔脏器还能老老实实待在正常生理位置上。盆底肌一旦松弛,就给盆腔器官的脱垂提供了条件,子宫脱垂、阴道壁膨出随之出现。而且盆底肌越松弛,盆腔器官脱垂的风险就越大。
3.增强性快感
在性高潮的时候,耻骨尾骨肌(我们常说的PC肌)和其他盆底肌肉有节律地收缩,同时伴随肛门括约肌、直肠、会阴部、输卵管、子宫和阴道的收缩。强健敏感的盆底肌肉可以维持阴道壁张力和性高潮感觉,松弛虚弱的盆底组织降低甚至没有性快感,所以盆底肌松弛的女性,往往都不“性福”。
4.保护脊柱
盆底肌肉不是独自工作的,它们与深层腹部肌肉腹横肌、深部脊柱肌肉多裂肌和膈肌紧密联系。盆底自动收紧和上提,与核心肌肉共同作用稳定骨盆和腰椎关节。它们协同强壮的躯干肌肉,支持脊椎,防止人们在日常活动中受伤。
5.关系着分娩
胎头着冠后,婴儿的胎头逐渐下降通过盆底,此时盆底肌肉放松不紧绷,能减少肌肉撕裂的风险。盆底的放松也有利于整个膀胱和肠道的排空。盆底肌的位置很特殊,承载人体70%重量。孕期和分娩给盆底肌造成的伤害,多数是永久性的。了解你的盆底肌,别把康复“留”到二胎后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