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troduction
如何正确喂养母乳?
每年8月1日至8月7日是“母乳喂养周”,不少新妈妈已经意识到母乳喂养对宝宝健康成长的重要性,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遇到不少问题。宝妈们先别慌,学会了以下这些知识便可轻松驾驭。
Q1:如何识别宝宝饿了?
♥ 宝宝张开嘴(寻找乳房);
♥ 做出吸允动作或发出吸允声响(砸嘴唇,伸舌头);
♥ 吃手;
♥ 快速动眼或闭着双眼;
♥ 烦躁或哭闹。
Q2:如何判断母乳充足?
♥ 喂养次数:出生头1-2月宝宝每天喂养8-12次,2-3个月的宝宝,24小时内哺乳次数不少于8次;
♥ 喂奶时伴随宝宝的吸允动作有“咕噜咕噜”的吞咽声;
♥ 哺乳时宝妈有下乳感,哺乳后乳房变软;
♥ 宝宝感到满足,表情快乐,入睡时安静、踏实;
♥ 排泄情况:每天换尿布6次左右,大便每天2-4次,呈金黄色糊状;
♥ 宝宝体重平均每周增加150克左右,满月时要增加600克以上。
Q3:奶水不够喝怎么办?
♥ 适当进行补充汤水,例如猪脚花生,木瓜章鱼等;
♥ 奶水越吸允越多,吸允过程中宝妈能接收到来自乳头的神经冲动,引起催乳素反射,增加泌乳量;
♥ 运用中医方法穴位按摩刺激乳房使奶水增加;
♥ 奶水太少尽量少量多餐,每次喂养时间间隔不要太长;
♥ 情绪波动不要太大,多点母爱;
Q4:奶水太多,淤积怎么办?
♥ 尽量母乳喂养,通过宝宝吸允,帮助乳腺疏通;
♥ 及时排空乳房,避免使用吸奶器;
♥ 通过手法穴位按摩、推挤、疏通乳腺导管;
♥ 咨询医生,借助乳腺B超检查,判断乳腺淤积情况,便于针对性的治疗;
♥ 乳腺发炎,情况严重需配合药物治疗,甚至切开引流。
♥ 注意休息,心情保持愉快。
母乳喂养常见误区
误区一:初乳脏,不能给宝宝吃!
不少老人家受旧观念影响,认为分娩后初分泌的乳汁很“脏”,一般让新妈妈挤掉丢弃。其实,初乳不仅不脏,反而是有营养的食物。
初乳是指分娩后一周内分泌的乳汁,量少浓稠,颜色微黄。初乳中含有丰富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,可以帮助宝宝增强机体免疫力,抵抗疾病。同时,初生儿肠黏膜发育不完善,而初乳中的蛋白分子小,有利于宝宝消化和吸收。
误区二:乳汁分泌不够,多喝汤!
有些新妈妈分娩后,乳汁分泌不太充裕,传统的做法是多喝鸡、鲫鱼、猪蹄等汤水,但往往不见成效。
其实,宝宝的吸吮才是帮助妈妈分泌乳汁的关键,吸吮次数越多,乳房“生产”的乳汁越多。一般建议宝宝出生后1小时就让他吸吮妈妈的乳头,并持续30分钟以上。
要保障充足的乳汁,孕期就要开始做准备,每天要摄入约200克肉类(其中要有100克的红肉),多吃绿叶蔬菜,补充维C。产后1—2天内的饮食尽量清淡、易消化,避免吃过多油腻食物,以防乳腺管堵塞。
误区三:坐月子喝米酒对身体好!
很多地方都有月子里喝米酒的习俗。古代传统医学认为,米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发挥催乳的作用。但米酒里的酒精会通过乳汁传给宝宝,可能影响宝宝的脑神经发育。现代医学一般不建议通过这种方式催乳。
误区四:母乳喂养的宝宝需要额外补水!
母乳中80%以上的成分是水,可以提供宝宝身体所需水分,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般不需要额外补水。除非在炎热干燥的环境下,宝宝出汗过多,可以适当补充水分。或者为了清洁宝宝口腔,喂奶后可少量喂水。但如果是配方奶喂养的宝宝,则需要额外补水。
上一篇:如何给宝宝断奶?